1. 尊号:始于秦始皇的始皇帝,武则天也有越古金轮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2. 年号:汉武帝首创,多为两字,也有特殊案例:
- 王莽用始建国(三字)
- 武则天用万岁通天(四字)
- 宋太宗用太平兴国(四字)
- 西夏李元昊用天授礼法延祚(六字)
明朝以前,皇帝常随意更换年号。唐高宗34年换了14个年号,武则天15年换了13个。直到朱元璋规定一世一元制,明清皇帝才固定使用一个年号,如永乐、康熙等。
庙号与谥号
皇帝驾崩后,会获得庙号和谥号:
- 庙号:始于商朝,格式为某祖或某宗
- 开国称祖(如唐高祖)
- 守成称宗(如唐太宗)
- 特殊情况:汉朝有太祖刘邦和世祖刘秀;元朝有太祖成吉思汗和世祖忽必烈
- 唐朝前非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汉朝24帝仅7个有庙号
- 谥号:周朝始创,用一两个字评价皇帝一生
- 表扬型:文(魏文帝)、武(汉武帝)
- 批评型:炀(隋炀帝)、幽
- 同情型:愍、怀
- 注意:谥号只能用于已故皇帝,常见影视剧错误如《孝庄秘史》中活着的孝庄自称
其他称谓
- 大臣和皇后也可获谥号,如诸葛亮谥忠武侯,曾国藩谥文正
- 影视剧中常见错误:用谥号称呼在世皇帝,如《三国演义》中称司马炎为武皇帝
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代礼制,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了解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文献和影视作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