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智投控股(09636.HK)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

九方智投控股(09636.HK)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

来源:雪球App,作者: 暴躁研究猿,(https://xueqiu.com/3018261768/329456202)

1、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更名:报告期内,公司名称由九方财富控股变更为九方智投控股,股份代码仍为9636.HK 。此次更名旨在更准确反映主营业务,契合未来战略布局,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投顾生态体系。自2023年9月起,公司已是港股通标的。· 资本市场表现:2024年四季度起,境内资本市场活力显著。A股全年新增开户数近2500万户,同比增长16.7%,沪深两市全年日均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受924行情政策利好驱动,四季度开户占比超全年40%。2、2024年经营情况· 业绩亮点:净利润稳健增长42.8%,达2.7亿元;收订单收入大幅上升49%,达35亿元;会计口径业务收入增长约17%,达23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达16.3亿元,上升约267%。资本结构健康稳定,现金及金融资产余额超32亿元,无有息负债,期末合同负债达14.9亿元,占总负债68%。· 研发与粉丝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年3.2亿元,同比上升约11%。融媒体流量池粉丝数保持增长,截至2024年末超5000万名,同比上升29%。· 股东回报:派息政策稳定,2024年度拟派发1.4亿元港币股息,派息率超50%,同时完成近2亿港币股份回购并注销,彰显董事会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3、产品矩阵· 多维布局:2024年全面升级产品结构,构建多维产品矩阵,形成以古道领航和超级投资家为主的万元级大额产品体系、以一只股道股票学习机和91股小额产品系列构成的小额产品体系,以及九方智投APP构成的免费产品,通过产品协同服务更广泛客户群体。· 大额产品调整:2024年初整合旗舰版和擒龙版APP入口,8月基于价格将产品调整为29800元6个月的古道领航系列和69800元3个月的超级投资家系列,助力投资者树立科学投资理念和建立完善投资体系。· 股票学习机:2023年7月推出业界首款股票学习机产品一只股道启航版,填补市场空白,从软件、内容、运营等维度提升产品力。今年年初推出硬件升级版一只股道领航版,打造专属证券知识学习平台,推进投资者教育普及。· 小额产品:截至2024年底,借助专业能力和技术突破推出三十余款轻量级量化工具,从多维度为客户服务,首年客户使用次数超220万次。未来将基于长尾客户需求,在产品和运营端发力,推出更多优质轻量化软件产品。· APP转型:2024年初九方智投APP启动从产品交付工具向平台化战略转型,持续升级多个业务模块,结合小额产品系列提供更多智投增值服务,全年历经二十几个版本迭代升级。4、竞争优势· 投研体系:秉持投研与科技双轮驱动战略,注重投研专业能力建设,推行“1+N”投研体系,即一个宏观和行业研究所支持N个部署在业务体系各环节的研究部门,将研究产出转化为可执行策略并赋能业务线。截至2024年末,证券投顾及从业人员数量业内领先,内容生产团队成员537名,占公司总人数22%,其中九方金融研究所专业人员119名,研究所全年开展110余场调研活动,撰写千余篇分析文章,推出投研有方专栏节目,并深度赋能学习机课程体系,自研超200套精品课程。· 科技赋能:持续深耕科技对产品、业务及经营的全方位赋能,2024年研发投入上升11%至3.2亿元。在AI投入上结合业务落地场景,如上线九方灵犀AI智能体,升级股票投资对话助手九哥,当期服务客户数近50万,累计服务超3200万次;针对学习机嵌入AI应用场景;在内容生产、营销服务及合规风控等方面全面应用AI,实现人机高效协同,提升专业度和立体性。· 流量运营:落实精细化流量运营“三步走”策略,深耕IP矩阵,加强人才培养孵化更多IP;拓宽布局范围,立足短视频和直播公域流量赛道,在稳固主阵地同时积极拓展新平台,2024年末公域平台粉丝数量超5000万,同比增长28.7%;复用流量资源,以优质内容增强实用性,控制流量采购成本,提升流量综合ROI。同时构建公域MCN、私域企微及自有APP三位一体的流量协同体系,形成多种产品转化营销链。5、2025年展望· 产品体系:持续强化竞争力,巩固大额产品基本盘,优化小额学习机及APP产品矩阵,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推动业务协同与收入结构多元化。· 建设:全面迭代团队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投研专业化、销售多元化、服务个性化,全程融入合规体系,以适配产品体系升级战略。· AI赋能:持续深化AI对产品服务、业务运营、经营管理的全方位赋能,加大AI等先进技术研发投入,基于AI认知和技术迭代,全面升级智能产品矩阵,拓展业务流程优化与经营管理提效场景。· 合作拓展:探索与券商合作,聚焦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结合,积极拓展与证券公司等持牌机构深度业务合作,强化业务协同能力,实现服务和场景闭环,满足客户多维需求。6、财务情况· 业绩增长:2024年总订单金额35亿元,较2023年增加49%;付费客户数达18万人,较2023年增加10.8万人,其中91股小额系列产品贡献5万付费客户。金融软件销售及服务产品退款率为21.8%,同比略微上升1.8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稳定。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加17%,期末合同负债余额14.9亿元,将主要于2025年度确认为收益。· 利润与费用:2024年毛利润18.9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增长15.3%,毛利率82.1%,相较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主要因投研和内容生产投入加大。其他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3.8%,受投资亏损和增值税退税影响。三项费用合计约1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亿元,上浮11%,因拓展新业务、订单增长、发展领先技术、新增场地租赁等原因。基于香港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72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增长42.8%,净利润净利率11.8%,剔除相关影响后调整后的经营净利润为4.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6.6%,调整后的经营净利率为18%。· 资产负债:2024年期末总资产金额37.9亿元,较期初增加54%,主要因订单增长使现金流增多;总负债21.8亿元,较期初增长131%,主要来自合同负债及预收款增加,负债结构良好,经营安全边际较高。现金和金融资产为32亿元,占总资产85%,较期初增加53%;合同负债金额14.9亿元,占合同总负债金额68%,较期初增加116%。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亿元,较期初增加196%,当期经营净现金流入16.3亿元,较期初增加11.8亿元,同比增长266%,本年度回购股份产生1.98亿元港币现金支出。7、互动问答· 收入预期:2024年递延到2025年的预收款近15亿,将在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叠加市场活跃度,预计2025年现金口径订单收入增速不低于20%,会计口径收入预计增长不低于50%,对未来两年收入和盈利有信心。· 股东回报与融资: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强,过去分红比例维持在30% - 50%,2025年中期考虑分红。大股东自上市后未减持,目前对未来发展有信心且无大额现金需求,暂不考虑减持。再融资需满足业务上台阶或带来协同作用的条件,如获对业务有战略性赋能的机构投资,或有对公司发展起跃升作用的并购投资机会等。· 投资情况:2024年对外投资配置权益类和量化产品,受行业低迷影响,前三季度未实现正收益,第三季度止损赎回造成损失,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好转,全年亏损收窄至6400万。2025年投资以保障本金安全为首要原则,配置低风险固收类产品及适量量化中性策略产品,构建健全投资管理体系。· 资金使用:未来资金可能主要用于战略性并购,寻找在流量、产品、AI等领域有互补的机会;持续投入产品研发,特别是APP及小额、大额付费产品;加大AI应用型研究投入。若资金冗余,会考虑分红、回购。· 学习机规划:学习机定位为服务个人投资者,弥补其认知、知识、信息三差,满足看盘、选股、交易需求。2025年小额产品与APP将形成良好互动循环,充分利用流量。公司对学习机市场充满信心,虽暂无法预测销量,但认为产品做好就有机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人员计划:2024年上半年因市场不确定性和低迷裁员七八百号人,优化中后台,提高组织效率。2025年计划扩充专业投研人员、APP产品相关专业人员、基于线上销售的小额及学习机产品销售体系人员,以及AI应用相关人员。· 投流规划与竞争优势:2025年流量投入将大幅提升,包括外部购买流量和内部承接运营流量的投入,以提高流量转化效率和ROI。与同业相比,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承载客户的产品能力、投研能力、对客户理解能力以及流量运营能力四个方面。QAQ:公司往前看是否有继续增加分红的考量,中期是否有分红的打算?A:公司认为自身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较强,过去如此,未来也相信会保持。虽之前没有明确法定承诺,但在公开场合表态正常会维持30% - 50%的分红比例。2024年很多利润反映在2025年,2024年分红比例接近50%,2025年现金流较好,中期会考虑分红。Q:公司是否会有再融资方面的考虑?A:公司相信后面有机会做再融资,但一定是基于能帮助公司业务上台阶或带来很大协同作用的条件才会进行。比如有对自身业务赋能有战略性作用的大机构或公司愿意投资,成为股东并深度业务合作;或者看好对外进行大的并购和投资,能让公司发展跃升。具体业务和方向包括:对流量运营有大支撑加持的机构(目前除传统媒体外,主要流量合作机构是头条系和腾讯系)、对APP产品和小额付费产品有赋能协同的机构、能提升投研能力的机构、AI应用领域(如投研智能体、投顾智能体、金融领域营销智能体、服务智能体、合规智能体等垂类领域)。若有相关资源和信息,希望投资人多推荐分享。Q:公司管理层在减持上是否会有一些考虑?A:公司从纳斯达克私有化回来后在香港上市,自2016年上市至今,大股东作为一致行动人从未减持。目前公司处于行业有利竞争位置,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且股东没有大额或额外现金需求,从信心和实际需求来看,都不太支撑进行减持行为。Q:公司2024年在手现金充沛,但投资出现亏损,能否说明2024年投资亏损原因以及2025年后续投资规划?A:公司现金流和资本结构总体长期比较健康稳健,对外投资初衷是提升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目前投资产品以三方券商专户类产品为主。2024年初配置了一些权益类产品以及量化产品,前三季度受行业整体低迷疲软影响未实现正收益,第三季度为控制风险进行了产品及时止损赎回,造成一定损失。不过2024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有所好转,全年亏损收窄到6400万,上下半年拆分来看,上半年投资亏损约7%,下半年正投资收益3.5%。2025年投资策略总体以保障本金安全为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资产配置以实现保值增值。整体配置目标以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为主,适量配置量化中性策略产品提升收益率,过程中会关注市场和产品表现,进行风控监测,及时优化投资组合,构建健全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Q: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和金融产品达到32亿,今年或未来1 - 3年这些资金如何使用?A:资金使用基于公司战略考虑,较大的资金支出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性并购,如果有合适机会,能在流量、产品、AI等领域与公司形成强大互补,会进行战略性并购以产生协同效应,使公司迅速上台阶;二是产品投入,会抓紧时间投入自身研究,重点关注APP产品以及小额、大额付费产品端的持续投入,这是未来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AI应用投入,会沿着既定方向做应用型研究,紧跟AI通用能力和基础能力,整合公司领域内的知识、知识库和语料,服务客户、完善产品,既能保证领先位置,又能实现AI能力与公司的有效结合和转化。其他如营销端、流量投入,基于现有商业模式能很快转化为收入,不会占用大量资金。若资金有较大冗余,会更倾向于分红、回购,但这要基于对未来战略判断,在没有大量资金需求、现有模式良好且预判未来几年有好的竞争力和现金流情况时才会考虑。Q:公司对学习机的定位是什么,2025年学习机的销售策略是怎样的,大概能达到什么样的量级?A:公司推出学习机的初衷是帮助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投资中存在认知差、知识差和信息差,日常需要看盘、选股、交易。公司将这些客户的需求聚合到一个产品里,就形成了学习机。在2025年,公司给予项目宽松的成长机会和环境。产品定位在3000元左右,参考了教培行业学习机的数据和节点。教培行业学习机一年销量近七百多万台,主力人群是小学后半程到高中阶段,覆盖人群约一亿上下且多在农村五六线城市。而股民数量庞大,活跃股民约1.6 - 2.2亿,今年新开户人数预计超2000万。公司认为如果产品有用有价值,应是每个股民都买得起、用得上的消费品、工具。目前不敢对市场销量做出预测,若找到正确模式,产品会有强大爆发力和影响力。未来几个月甚至今年可能有同行推出类似产品,这不一定是坏事,会让产品更深入股民心中,扩大市场份额,若公司在产品研发和投入上占优势,新进入者会为行业和公司赋能。Q:学习机和APP这两块小额产品是否有更多业务协同或交叉销售空间,公司如何定位?A:公司有四个产品矩阵,包括古道领航家、超级投资家等万元级产品,学习机加上91股的小额产品体系,以及APP的免费体系。2025年这些产品会形成良好互动和循环,让流量得到充分有效利用。Q:公司2024年员工人数较同期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2025年是否有人员扩充的相关计划?A:2024年员工人数减少是因为上半年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低迷,公司在8月之前进行了一轮裁员,裁了大概七八百号人。裁员逻辑是趁着市场环境弱,对过去几年高速发展中形成的机体上的“赘肉和肥肉”进行调整和修正,当时中后台过于拥挤,但要保证产能不变甚至让组织更高效。事实证明这一战略是正确的,裁员后团队在9月行情到来时能高效抓住机会。2025年如果有人员新增,会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投研人员,基于投顾资质,既能够研究又能销售产品;二是APP产品的产品技术运营专业人员,今年公司要重点发力APP产品;三是构建新一代销售体系,基于小额以及学习机销售体系的线上销售人才;四是AI应用相关人员,公司会大力构建这方面的人员。Q:2025年公司在投流方面有怎样的规划,是否有计划拓展新的渠道,2024年单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整体的ROI情况如何?A:目前披露规则按半年度和年度进行,2024年一整年ROI有所提升,大概在5.3左右,按季度的ROI目前无法提供。2025年公司在流量投入上会有较大程度提升,一方面会加大外面流量的购买力度,另一方面在承接流量和运营流量上的投入也会更大。公司相信加大投入后,对进来流量的承接力度以及未来转化效率会更高,未来ROI回报会比过去更好,若暂时有偏差也只是阶段性问题。Q:九方相较于国内可对标的上市同业,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公司现在的估值与国内部分优秀同业的差距?A: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承载客户的产品能力,如APP或公众号的内容运营;第二是投研能力,即对市场的分析、判断、策略等专业投研能力;第三是对客户理解的能力,也就是对广大股民和投资人的了解;第四是流量运营能力,即把投研、产品以及对客户理解这几块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做更好的融合匹配。从这四点可大致判断各自的优劣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机会和挑战。

相关数据

麸质不耐症: 误区、症状和应避免的食物
office365输入账号

麸质不耐症: 误区、症状和应避免的食物

📅 07-11 👁️ 9608
网络工作室
office365输入账号

网络工作室

📅 07-16 👁️ 5436